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工作动态
从“制造”,到“智造”
字号:

风来隔壁千家醉,雨过茅台十里香——遵义酱香,已至千里万里,世界芬芳令人陶醉;

藏在深山有人问,一石激起千层浪——遵义矿产,沉睡千年万年,“富矿精开”点石成金……

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近年来,遵义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发展以酱香白酒为引领的绿色食品工业,以铝及铝加工、钛及钛加工、锰及锰加工为重点的基础材料,以航天航空为主导的先进装备制造“三大工业主导产业”,逐步构建“特色主导、层次分明、集群引领、生态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眼下正值酱酒酿造关键时期,在世界酱香白酒产区仁怀市,各大酒企通过科技赋能品质提升,推动白酒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位于茅台镇的贵州氿洲道酒业有限公司,新采购3台自动润粮机,有效提升润粮效果,为新一轮的酿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机器相比人工,可以在同样的时段内多次翻拌酿酒原料,使粮食吸水均匀度更优,提高了润粮效果。”该公司制酒车间负责人说。

在引进智能酿造设备的同时,企业还完成了窖底防渗改造、煤改气、水冷改风冷、暗管改明管的“四改”行动,助推白酒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2024年生产大曲酱香型白酒500吨,2025年度投放粮曲1260吨,糙沙工作预计2025年1月初结束,春节前就能取一次酒。”贵州氿洲道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黎仲冰说。

白酒产业的良好发展,也助推白酒包装材料产业提档升级。走进播州区的贵州艺森源包装有限公司,企业新引进的全自动酒盒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不同标号的包装盒陆续下线。通过全自动桶盒、全自动智能箱式盒、双面胶机等酒盒生产设备的引进,企业每天可生产卡盒、手工盒20万件。

“3年时间,500多套智能化设备陆续投入使用,节约了70%的人工,产能也提升了60%。”贵州艺森源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告诉记者。

在做强做优白酒产业的同时,遵义市还统筹推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在遵义高新区的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一批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外壳。通过技术升级,这款产品2024年成功收到订单2万套,价值超过4000万元。

“它采用一体成型技术,避免了通过两端焊接导致强度不可靠的问题。同时它使用螺旋水道,对电机产生的热量散热效果更好。”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部人员介绍。

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及特种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目前已具备年产制氧机压缩机10万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10万套、航天航空系列产品10万套产能。

“2024年,新能源水冷机壳订单量达10万台,目前出货量每个月都在8000套到10000套左右,截至目前,累计出货量达到了80%。”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营销部负责人说。

为拓展市场,企业还成立贵州航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播州区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免热处理及20万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项目,着力打造从材料到模具、铸造、精密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形成立足遵义、辐射全国、拓展国际的综合性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供应平台。

“2024年,我们累计接到新能源汽车零配件订单约30万套,产值约8000万元,比2023年增长30%。按照规划,2025年产值预计突破2亿元。”说起未来,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阿强信心满满。

数据显示,2024年1-9月,遵义市三大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1.6%;全市8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全市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96.7亿元,同期增长9.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